技術打通城鄉教育生態

2018102312:28

  “想要營造健康的學習生態,關鍵一點是讓老師、學生、家長都能從繁瑣機械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,讓技術的溫度消除平庸,讓三者都能回溯教育的本源,由‘教書’到‘育人’,由‘應試提分’變為‘素質拓展’”,劉暢說。

課程設計方向是要幫助學員認識自己,以達到在個人行為還是精神層面上都能遊刃有餘處理好。在探索四十學習研修中不斷思考、認知、體驗和調節,讓自己表裡如一地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  在過去數據與技術資源匱乏的年代,單向灌輸的教育讓平均主義成為舊時代課堂無法磨滅的烙印,在千篇一律的知識灌輸下,能夠獲得個性化發展的孩子更是鳳毛麟角。但是,在國際化、綜合化趨勢更加鮮明的今天,育人明智絕不能再是簡單地做減法,而是利用技術做加法。

  以教師為例,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,教師更應借助人工智能這把利器為教育做“加法”,讓日常教學活動從依賴經驗到依靠數據驅動,讓教學結果從解決班級的共性問題,到解決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問題。

課程設計方向是要幫助學員認識自己,以達到在個人行為還是精神層面上都能遊刃有餘處理好。在探索四十學習研修中不斷思考、認知、體驗和調節,讓自己表裡如一地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  劉暢也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:“2017年6月,當我們把非常先進的教學理念自然拼讀做出來之後,發現全中國只有北上廣深主城區的學校老師才能接受,我們走訪了很多的老師,他們抱了20年教音標的理念一直不改。後來,我們開始通過教研會議傳遞給二三線老師,慢慢地,我們發現越來越多二三線老師思維意識被打開了,很多老師很感動,他們有些人十年了都沒改過自己的課件,現在卻把自己的課件扔掉重新備課,因為他知道這代表下一個時代。”

  優質資源共享